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寒门国师,开局被小媳妇捡回家 >第143章准备抗生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3章准备抗生素

  “我父子守了两代,没想到,兄弟们……都是因它而死……”

  “拿着它!这些东西都归你了。”

  大当家说完这句话,就气绝身亡了。

  小石头仰天长嚎一声,仿佛要把胸中那股憋闷之气全都吼出来,仿佛是在向上苍倾诉自己的悲怮,泪如雨下。

  牛德业终于在付出了七百士兵性命的情况下,攻占了平顶山。

  这还要多亏了山上的猎人抵抗的准备不足,他们似乎并没有准备什么防御工事,比如滚木擂石之类,如果有的话,再给牛德业一千人也攻不上来,这座山实在是太险了。

  从栈道到山顶,这一路上遍布着士兵和猎户的尸体,脚下踩着的全是粘腻的血浆。

  牛德业阴沉着脸,环视了一圈山顶。

  此时山谷中的大火不但没有熄灭的迹象,反而越烧越旺,而且随着大火的灼烧,改变了气流的温度,开始刮起了风。

  山火开始向着四周的山谷蔓延。

  牛德业一脚踢开石屋的门,士兵们丢了一根火把进去,里面空荡荡的,只有些腊肉菜干,狐皮鹿角,没什么值钱的东西。

  “呸!晦气!”

  德业狠狠的吐了一口唾沫:“先清理出几间来安歇!”

  这一夜惊魂,到现在天已经快要亮了,牛德业死里逃生,但一千士兵已经折损了大半,只剩下二三百士兵,还有些人身上带伤。

  牛德业忍着腥膻的味道,和衣躺在木床上,沉沉睡去。

  潘县令也是一夜未眠。

  因为山火已经蔓延到了其他山头,现在清河县通往山谷的路已经进不去了,到处都是弥漫着的烟雾,地上还有未燃尽的木炭冒着袅袅青烟。

  潘县令急于知道昨夜的战果,可现然没有人能告诉他,最终是牛德业活了下来,还是那群猎户活了下来。

  赵承虽然关注这场山火,可目前他更加关注的是张大顺的恢复情况。

  从他把张大顺救回来后已经两天一夜了,张大顺虽然还是没有清醒过来,但是呼吸还算平稳,只是浑身发烫,应该是发烧了。

  赵承知道这是炎症反应,没有消炎药的话,就只能靠张大顺用免疫力硬扛了。

  郑玉诚说道:“看现在这种情况,张老哥这条命,应该是已经救回来了,不如我去请谢大夫,退烧药他还是能开的吧?”

  赵承也希望张大顺尽快脱离危险,但是现在张大顺仍然处于昏迷之中,没有恢复自我意识,换句话说,仍然没有脱离危险。

  一旦情况恶化,可能还需要使用赵承的办法来治,到那时这位谢大夫的开的药到底是吃还是不吃,都是一个问题。

  赵承想了想说道:“张老现在情况仍然很危险,他的吞咽功能似乎还没有恢复。”

  “如果谢大夫有办法能喂药,那就再好不过了。”

  现在张大顺的吞咽功能的确很关键,头部受损之后,卧床几十天都是短的,起居需要照顾尚在其次,饮食保障才是最为重要的。

  如果不能恢复吞咽功能,赵承只能想办法进行鼻饲了。

  两家离得并不远,没多长时间郑玉诚就带着谢大夫回到了大顺斋。

  回春堂的谢大夫对于张大顺印象很深,一听说是被砸破了头的那个老者,居然还没有死,也感到十分惊奇。

  后来听说是赵承打开了张大顺的脑袋,缝合了血管,更是连连赞叹华佗再世,说什么都要来看一看。

  一进门见到赵承,谢大夫就深施一礼,说道:“请恕在下失礼,那日并非是我不肯救人,实在是医术浅薄,不敢妄加施治。”

  “今天听闻病人已经被救活了,而且是传说中的刀斧开颅,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小兄弟,请受在下一礼,圣手面前,不敢自称神医,今天在下就是来学习的,还请不吝指教!”

  赵承对于这些东西倒是没有敝帚自珍的意思,如果谢大夫愿意了解这些知识,教他一些,也算是推动了医学发展。

  “谢大夫客气了,还请大夫先看看病人的情况,最好能让他吃些东西。”

  谢大夫不敢端架子,急忙来到病床前,检查了张大顺的身体状况,又切了一会脉搏,翻开张大顺的眼皮看了看,这才对赵承和郑玉诚说道。

  “按在下所学的医书所载,病人的这种情况,是魂魄未归神府,所以六感不清,意识不明,要让他能吃东西,就需要施以针石。”

  “不过……”

  谢大夫欲言又止。

  郑玉诚急道:“谢大夫不必有顾虑,但讲无妨。”

  谢大夫说道:“在下会以热布巾辅以银针,对病人的面部进行热敷和针灸,全过程大概需要三天。”

  “不知道这个治疗的过程,会不会影响这位公子对病人的特殊治疗。”

  赵承连忙说道:“无妨无妨,请谢医生尽管施治好了,不会影响我什么。”

  谢大夫听他这么说,就不再客气,打开医箱拿出银针盒子,开始针灸。

  赵承也没闲着,他知道手术之后的感染问题是难以避免的,而感染肯定会引发炎症。

  如果能制作出少量的抗生素,对于张大顺的病情恢复,会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他也知道,没有现代化的设备和工艺,想要制造出足够量而且足够安全的抗生素,是十分困难的事情。

  最广为人知的就是青霉素了,这种由生长在水果外表的真菌所产生的毒素,可以有效清除几十种细菌,最著名的就是葡萄球菌。

  而葡萄球菌又是导致人体发热的主要细菌之一,如果制出青霉素的话,无疑可以有效的让张大顺退烧。

  在唐朝时,就已经有人在利用青霉素消炎治病了。

  没错,相传在唐朝时,长安城的裁缝会把长有绿毛的糨糊涂在被剪刀划破的手指上,以此来帮助伤口愈合。

  不能说华夏人发明了青霉素,只能说那时的人们在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但无疑是华夏人最早发现了青霉在促进伤口愈合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