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美女与怪兽与奇幻旅行 >第9章 神奇的布达拉宫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章 神奇的布达拉宫

  

tuejul0502:07:12cst2016

  在拉萨,甚至在整个西藏,布达拉宫无疑是最具有标志性的建筑,最能代表藏族的民族特色与建筑风格!据说布达拉宫的建造也与文成公主的进藏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作为新郎的松赞干布决定造一座新的宫殿迎娶新娘文成公主也是很自然的事。普通百姓结婚的时候都买新房、造新房,更别说王侯将相了。不过,与众不同的是,松赞干布把新宫的地址选在一座山岗之巅――红山上。也许有人会对此感到疑惑,把房子造在山顶上多不方便。实际上,这正是松赞干布考虑周密之处。在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吐蕃王朝时代,部落之间战争的武器主要是大刀、长矛与弓箭,把宫殿造在高山之颠,居高临下,有利于防御敌人的进攻,以确保自身的安全。此中道理,与内地许多王朝把长城建在山脊与山顶、绵延几千公里是一样的。国外也一样,如中世纪与近代的欧洲,许多国王就把自己的王宫、城堡建在大山之颠,有利于防御,例如德国的新天鹅城堡,就非常有名!

  布达拉宫距离大昭寺并不远,骑马仅需几分钟的时间。就像许多人第一次来拉萨看到布达拉宫一样,海上飞也为布达拉宫的雄伟壮美所深深地震撼!他站立在红山脚下,仰望布达拉宫,那直冲云天的磅礴气势、那巍峨耸立的宫墙殿宇、那横贯苍穹的宏伟架构,都令人感到惊心动魄!以前在上海的时候,他读过有关布达拉宫的文字介绍,也看过一些早期探险家所拍的照片,但是,无论是文字或是照片都无法代替这种身临其境的切身感受,这种庞大的立体质感与恢弘的气势,只有身处其中、亲身体会、才有一种心灵的震颤之感!

  一条呈“之”字形的石级曲曲折折地自山脚一直盘绕至山顶白宫的东大门。石级很宽敞,外边砌有雪色的防护墙,比较矮,也呈梯形随着石级向上延伸。海上飞沿着石级徒步而上,穿过绘有四大金刚画像的大门口,就到了大殿。他看到藏式佛殿与汉式佛堂具有很大的不同,与内地的许多寺庙相比,布达拉宫的内部装饰可谓金碧辉煌、富丽奢华之至!也许有的人会感到疑惑不解,为什么把一个佛殿装修得如此华丽、精美!实际上,松赞干布一千多年前修建的王宫早已因雷击起火而烧毁,现在的布达拉宫重建于十七世纪,由五世达赖喇嘛负责修建。在此后的几百年中,因西藏一直实行以达赖喇嘛为领袖的政教合一的特殊政体,布达拉宫作为达赖喇嘛的驻地,很自然的就被神化了。所以在藏民看来,布达拉宫不仅仅是一座宫殿、一座佛堂,还是一个无比“神圣”的地方,是他们心中一个无上崇敬而顶礼膜拜的“圣地”!

  布达拉宫中有许许多多的佛殿与数也数不清的房间,在红宫中还有存放往世达赖喇嘛遗体的灵塔殿,据说那里的金银珠宝可以买得下大半个上海。海上飞观察到,虽然来布达拉宫朝圣或旅游的人很多,不过,几乎所有的男女老少都是虔诚的藏人,几乎看不到内地人的影子,更不见黄小琴的踪影!

  海上飞正打算离开,突然听得背后有人惊呼――“起火了!”他急忙转身一看,只见前面右侧的一个佛殿里面正往外冒出一股股浓烟,所有的信徒与参观者正争先恐后地往外跑,而那些穿着一袭红衣的喇嘛也正在惊慌失措地东奔西突,犹如热锅中的蚂蚁团团转,不知该怎么办!

  布达拉宫主要是木石构造,墙壁由花岗岩垒砌而成,而屋梁栋柱则主要是木头,整个建筑的佛殿与房舍都紧紧地连在一起,虽然坚固但非常怕火灾。何况,整个宫殿又处于山顶,缺水,平日的生活用水都是由山下背上去的,所以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将不可想象!海上飞很明白这一点。他立刻几个箭步飞快地冲到那佛殿门口,看看能不能帮点忙!他自门口向里头一瞧,只见殿内火光闪动、浓烟弥漫,此外什么都看不清楚。这时,他听见一个最后跑出起火佛殿的信徒说,里面还有一个男子,已经被浓烟呛得晕倒了!一听此言,海上飞顾不上多想,立刻一头冲进烟火之中,摸索着寻找那个昏迷之人!幸好,没有花多长时间,他就摸到了那人并以肩驮了出来!当他再次冲入佛殿的时候,里面的烟更浓、火势也更猛了!但是,此时燃烧的还仅仅是摆放供品的桌台、经书及其旁边的经幢,佛殿的栋梁与立柱还没有起火,不过正有一股火势沿着一条从屋顶直垂至地面的经幢幔布燃烧,正在把火苗引向屋梁。海上飞顿感形势危急,一旦火苗引燃屋梁,整个佛殿就会化为灰烬,无法挽救!他急中生智,一跃而起,抓住一根柱子爬到屋梁,立刻拔出身上佩戴的短剑,快速斩断所有悬挂的经幢布幔,以阻止火势向屋顶蔓延!紧接着,他又快速扑灭佛殿中所有的酥油灯,以消除火苗向四周扩延的隐患!这样,火势终于得到了控制!不久,当最后一块布幔化为灰烟之后,所有的火苗就自行熄灭了!

  海上飞终于放下心来!当他跨出佛殿门口的时候,那昏迷的男子还是没有醒来。于是他与两个喇嘛一起把这个人抬到一个叫“德阳厦”的广场平台上,以透透清新的空气。海上飞看这个男子的摸样不像是一个藏人,而像是一个从内地来的汉人。这人大约三十多岁的年纪,戴着一个灰白色的毡帽,穿着西装皮鞋,长长的脸庞,鼻子挺直,一双细小的眼睛紧紧地闭着!

  海上飞把手掌放在这个陌生男子的鼻子跟前,感觉到很均匀的呼吸。幸运的很,这男子总算还没有窒息!海上飞不禁心想。他请一个喇嘛端来一盘冷水,把一块毛巾沾湿,平铺在这陌生男子的额头上。等了许久,这陌生男子终于苏醒过来了,他睁开那双细小的眼睛,惊奇地看着周围的人们!

  “朋友,你总算活过来了!――你也是来自内地的吧?”海上飞猜测道。

  陌生男子一骨碌从地上翻身站了起来,急忙问:“火灾扑灭了吗?”

  “佛主保佑!……都仗这位勇士奋力抢救,火灾终于被扑灭了!”一位喇嘛指着海上飞喃喃地说。

  陌生男子立刻紧紧地握住海上飞的双手,激动地说:“太感谢你了!你拯救了整个佛殿,也救了我的命!”

  “没什么,我只是路过,顺手帮个忙而已!”海上飞笑了笑说。

  “佛殿中留存着大量的历史文物,特别是那一幅幅精美的壁画,对研究西藏的历史文化具有很大的价值,对一位考古学家来说,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陌生男子接着说。

  “你是一位考古学家?”海上飞惊奇地问。

  “我名叫夏济,是一位古生物学家,来自上海,主要从事古生物学研究,有时也做些考古学研究,大家都叫我夏博士。”

  “哦,那真是太巧了,我也来自上海!”海上飞说。

  “你是来西藏旅游的吗?”夏博士也有点好奇地问。

  “我是来找人的,顺便旅游探险。”海上飞解释说。

  “那太好了,我们可以做个伴,我的研究工作主要也在野外。”夏博士很高兴地说。

  在后来的谈话中,海上飞得知,夏博士虽然年青,但已是我国极为出色的古生物学家。夏博士出生于浙江温州,早年毕业于清华学堂,后被选派去美国留学,入哈佛大学攻读古生物及考古学,取得博士学位。回国后他在上海一所大学任教。同时开始从事野外古生物研究工作。后来他对喜马拉雅山的古生物化石与西藏的历史、文化、宗教发生浓厚的兴趣,就不顾一切危险跑到西藏来了。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