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封魔创神纪 >一 再入尘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一 再入尘世

  上古时候,九州大地有着一个更为古老的名字——苦境,苦境之上,神、魔、仙、妖、人五族并存,五族之中,神族、魔族最为强大,但却累世为敌,仙、妖二族分别依附神族、魔族,四族之间鏖战不休。人族最弱,被两大势力夹在中间,只有艰难生存。这局面不知自何时开始,更不知延续了多久,只是从某一个时间起,神、魔、仙、妖四族忽然消失,更几乎没留下一点证明他们存在过的痕迹。而后,才有了原本最弱的人类走出蛮荒蒙昧,占据这方天地。

  关于那四族的消失,则始终如谜一般。

  最初,人类能在诸强环伺的世界中生存,本身也有大能之辈依恃,不过自从主导苦境,人类中的大能人物越来越少,再加上之后的政权更迭、内乱频仍,曾经口口相传的上古神魔历史,也不知是出于有心还是无意,再也不存在于大部分人类的记忆之中……

  此时是黄龙一百九十九年夏末,九州南疆苗域腹地。

  九州西南多山,三千里苗疆更是号称“地无三尺平”,因而居住此地的苗人,不能全靠农耕生活,其中大部仍然靠了山林河泽间的采集、渔猎果腹。好在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山林茂密,河湖遍布,产出颇丰,苗人安居乐业,过得也算快活。

  苗人,据说也是一位上古大能人物的后裔。传说这位英雄被苗疆土地上的神明选中,继而斩杀了作恶的魔神。自然,此神非彼神,这传说多有杜撰的成分,其中到底有几分真实,也难以说清了。

  传说中苗疆腹地有一块封印魔神的禁地,这禁地的位置并非固定不变,只有有缘者才能得见。在苗人关于其祖先的传说之中,大约也只有这块隐现不定的禁地是已知确然的存在。至于其中到底有没有魔神,则无人可知。

  那禁地自外远观,不过一块百里大小的山间盆地,怪异之处仅是盆地的中央孤零零矗立着一座平顶大山。但若能有幸进入禁地,就会发现内中别有洞天,纵深何止百里?恐怕行走上上千里,都到不了那禁地的中央。不过,能有幸见到禁地的人实在太少,更何况,异乡人往往还没见着禁地,就已遭到当地苗人的驱逐,更难得进入到苗疆腹地。

  但这一日,自那禁地之中,却慢慢走出了两个并排的身影,远远望去,其中一人身形健拔,另一人纤柔娉婷,两人显是一男一女,只瞧着来人身形,多半会感叹他们真像极了一对情侣。

  待他们走近了,就发现原来那男子就是曾二廿,而那女子,自然是鹤瑶了。曾二廿的形貌比之三年期初入禁地时变化不大,只是又长高了些,面容稍显得成熟了些。相比之下,鹤瑶的变化就大得多,三年时间,从一个可爱的小女孩长成了靓丽少女,她全身上下仍同过去一样,无一处不是精致到了极点。

  原来自三年前在禁地遇到神王,又同赤发怪人无名分别过后,曾二廿就同鹤瑶留在了禁地之中,靠着五兵魔阵累积的五行之气为鹤瑶疗伤——这自然是神王在离去前告诉鹤瑶的方法。

  因那魔阵在神魔之战终结后的数千年中几乎从未发动过,其中积聚的地脉五行之气甚是充沛,而鹤瑶是天地精华凝集所生,与地脉之气同源,是以以之疗伤,功效颇著。

  此时曾二廿穿了一身灰衣,鹤瑶也是同样。这些衣服鞋袜都是鹤瑶独自制作出来,制作的过程从不叫曾二廿看到,衣料从哪里来、换下来的旧衣去了哪里,曾二廿也更加不知晓,他只知晓这些衣物极为坚韧,恐怕利刃都难割破,料想得来殊为不易。

  因为鹤瑶仍旧保留着诸多的秘密,既不肯明说她的确然出身,连神王以注神之术告知她的信息,三年之中也难得听她主动说起。曾二廿十分清楚,以神王的修为,能叫他施展片刻的注神之术,那传递的信息必定极为不少。而神王在那之前,先创出世间最后一神,那一神承万神余念,也被神王以注神之术盯了片刻,按神王前后的说法,可以推测那就是神王在交代后事,信息岂会少了?

  曾二廿也时常想起神王当日所说过的话语,关于鹤瑶的身份,此时虽不能十分确定,但他也能猜得差不多了。既然知晓同鹤瑶这么一直共处下去,该知晓的事必会在合适的时机知晓,他也就不急于去问鹤瑶,只等她主动说起。

  三年中,曾二廿和鹤瑶一直都在这片禁地的外围活动,虽然也曾向深处稍作探索,但以医治鹤瑶的伤势为先,他二人也就没多余功夫四处无目的地乱转。曾二廿虽时时想着狄珊,但为了医治鹤瑶的伤患,也只得强斩相思,直到魔阵累积的地气耗尽,他盘算自己年龄将满二十,昔年那位自称他姨娘的少女该来带他去看望亲生父母了,如此也便能知晓他自己的出生之地,也就能照神王所说带鹤瑶去那处地方疗伤,因此,就明白该走出禁地的时候到了。

  他和鹤瑶行到禁地边缘,想到就要离开这待了三年的地方,虽着实待得无味,但也忍不住转身回望,恰在此时,一阵烈风吹来,那风尘中便隐现出四条身影来。

  其一是位婉约女子,眼眸似水,眉黛如烟,头顶生有一只独角,着一套天青色紧身细鳞甲,执一柄秋水长剑。

  其二是位耋耄老者,青面灰须,沟壑满面,额边双眉纵垂及肩,穿一身棕褐色大袖文士袍,握一杆青绿竹杖。

  其三是位高壮巨汉,额角如削,筋肉虬结,头顶赤发贲如烈火,着一件血红色露肩短皮袍,拖一柄赤炎长刀。

  其四是位端庄妇人,雍容华贵,风韵犹存,耳如尖角垂首闭目,着一身明黄色宫装绮罗衫,拄一把暗黄巨钺。

  这四条身影,不消说,自然就是那魔族的四大长老,各自持了其魔兵了。

  五兵魔阵,即是万神劫阵,确然是葬送万神的终极杀阵!五魔兵属性不同,各自对应五行,秋水长剑为水行,青绿竹杖为木行,赤炎长刀为火行,暗黄巨钺对为土行,已不在阵中的降魔宝杵是为金行。五魔兵的特性,乃是引动地脉中近乎无穷的五行之力,开启杀阵,因而威能可弑万神!

  此时纵然五去其一,但四魔兵一齐出现,周遭气氛立时肃杀!

  曾二廿却一点不觉吃惊,也更加不觉奇怪,实际他在禁地中的三年,可说时时与这四魔兵、四长老打交道,也是藉他们之助,引动阵中地脉之气,才将鹤瑶的伤势又拖了三年,使之不致恶化。又通过鹤瑶,知晓了这四位长老的真实身份——自然早就不再是魔,而是魔兵之中的器灵。

  当初魔族面临危境,为挽颓势,五长老挺身而出,牺牲自己布成万神劫阵——即是现在的五兵魔阵,他们自戕的场景三年前就曾出现在禁地上空的光幕上。先是魔皇以天外异铁重铸五长老的本命魔兵,再由五长老分别导引五行之气浸润滋养各自魔兵,使之具备最初的一点生气,其后则是魔皇以创神之法在五魔兵中分别创出最初的器灵,再由五位长老将各自所思所学经由注神之术传给器灵,使之渐渐承袭他们的思想,到最后,五位长老以自身鲜血性命献祭魔兵,为魔兵器身注入最后一道不竭的生气,也为万神劫阵的开启,提供最初的能量。至此,魔皇亲身催动,万神劫阵即成,魔兵只要处在魔阵之中,就可随时调用不竭的地脉之气,如同一具永生不死的躯体,而在这躯体之内,也就有了不灭的灵魂。

  万神劫阵,就是因为可以随时调用庞大的地脉之气,所以才有了弑神的威力。

  此刻曾二廿面前的四位长老,亦非真正的器灵,真正的器灵寄身魔兵之中,无法出来,这四位长老,其实是器灵再以凝神化体之法在魔兵之外生出的神体。

  曾二廿明白这是四魔兵前来相送,同鹤瑶向着它们躬身致谢。

  那四位“长老”均是单膝跪地回礼——分明是朝觐魔皇的礼仪!

  其实,曾二廿也是藉四魔兵对鹤瑶的态度,猜出鹤瑶的真实身份,只是一直以来不去刻意点破。

  鹤瑶用了魔语说道:“我会设法将它带回。”曾二廿已向鹤瑶学了魔语,登时意会:“它,指的该是那被佛陀带走的降魔杵了。只是,它被佛力加身,就算回到此地,能恢复到原来模样吗?”口中自是不提。

  四位“长老”目送曾二廿和鹤瑶走出禁地,身形并未立即消失,仍是不言不语的静默,面貌依旧木然,但在那气氛里,又似乎充斥了良多……

  似乎肃穆,总是会蕴生出些许哀意……

  却在这时,气氛倏然剧变,变作紧张莫名,四位“长老”那万古不改的容颜之上,也似惊惑交加。

  随即,烈风又起,卷起一地沙尘……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